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
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
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屼。
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
题华藏环峰阁。宋代。强至。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屼。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送程霞峰归闽。明代。邱云霄。雁影联翩野水秋,都门送客思悠悠。孤云共有怀乡梦,衰柳何因绾去愁。高谊终归清论重,浮名应是古人羞。荷衣舞破还堪着,惭向天涯独滞留。
七哀诗。两汉。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暮春雨中备三侄以骑邀迎过宿其山庄。清代。李锴。泥滑新莎路曲盘,花飞晓水气清寒。栖迟苦厌常攲枕,顾盻犹能一据鞍。雨色欲淹春索莫,马蹄不限步艰难。亦知痴叔痴应绝,倒著山公醉后冠。
潼关城楼。清代。万同伦。崔嵬天设险,城阙莽风尘。关势连函谷,河声走孟津。有能望气者,留意弃繻人。日暮危楼上,悠悠作客身。
浮梁道中见小松数寸者极多然皆与蓬蒿杂出不能即长也余伤之作诗寄范四弟。宋代。吕本中。青松数寸根,意出千丈外。如何蓬蒿底,此志久未遂。朝为牛羊践,莫受尘土翳。虽云岁寒姿,当此亦憔悴。今年虽小出,尚与凡草类。会须扶其根,与作栋梁计。大厦千万间,匠石所睥眤。世或未尽知,慎勿伤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