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
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
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
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
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宋代。强至。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念奴娇 赠淘夷,次亚卢韵。近现代。高旭。乾坤多难,看他人榻畔,岂容鼾卧。无奈天涯春草长,怅矣逢君南浦。红豆新调,青山旧稿,恨遇知音暮。江头风雨,侬直十分愁苦。忍教剩水残山,斜阳歌泣,曲顾周郎误。万丈红尘堪把臂,满袖芬芳兰杜。醉后呼天,愤来斫地,往事从头数。匣中宝剑,呜呜欲向谁诉。
俞荪墅 其四。宋代。陈著。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四·夜。宋代。范仲淹。春色人皆醉,秋光独不眠。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宋代。黄庭坚。回肠无奈别愁煎,待得鸾胶续断弦。最忆钱塘风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递中得先之兄书取邕钦宜柳归约十二月到此年节已近未闻来朝寄奉 其一。宋代。李师中。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别后年华改,新来雨露深。凭栏望书信,一字抵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