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尽霜髭秃猬髯,年来地阁不任尖。芙蓉为惜斑斑鬓,着力风前压帽檐。
又三绝戏老友 其三。宋代。李新。摘尽霜髭秃猬髯,年来地阁不任尖。芙蓉为惜斑斑鬓,着力风前压帽檐。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杂悲三首 其三。明代。王彦泓。泪寒鳏枕月来尽,记得前秋作伴时。痛剧夜分常隐忍,愁声不令醉人知。
次林扩之开善避暑韵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炎官虐焰遍山村,也到萧萧柳下门。水玉秋菰那可得,羡君行处午阴繁。
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 其二。清代。范当世。视炙无多日,师恩自觉偏。来时先目断,归路更心悬。待对空山榻,长休大海船。岂知临别语,遗恨已千年。
寄侯朝宗。明代。任元祥。雪苑春阴度玉珂,大梁公子倚雕戈。市无朱亥经过少,客有于期慷慨多。落日千家翻白羽,桃花三月走黄河。风流江左遥相忆,潦倒尊前有放歌。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六 王子晋。宋代。刘克庄。宿有骖鸾约,飘然溯碧霄。不为君主鬯,却伴女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