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尖侧侧度朝晖,别泪潸潸渍客衣。
儿女殷勤怜我老,登山临水送将归。
卢舍那僧舍留别。宋代。李新。筠尖侧侧度朝晖,别泪潸潸渍客衣。儿女殷勤怜我老,登山临水送将归。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狮子山。明代。王守仁。残暑须还一雨清,高峰极目快新晴。海门潮落江声急,吴苑秋深树脚明。烽火正防胡骑入,羽书愁见朔云横。百年未有涓埃报,白发今朝又几茎?
赠魏合虚进士。明代。黄应举。相闻相忆限相从,同听长安晚寺钟。陈榻久知迟孺子,李舟谁许并林宗。望来彩翮青云远,弹罢朱弦碧水溶。蓬岛瀛洲看缥缈,可能携手最高峰。
早入谏院二首 其一。唐代。郑谷。玉阶春冷未催班,暂拂尘衣就笏眠。孤立小心还自笑,梦魂潜绕御炉烟。
寿诗。明代。王立道。绕径春风入,临流甲第开。冠裳三岛客,沆瀣万年杯。紫诰兼君宠,斑衣忆手裁。瑶池何处是,弦管夜频催。
朝中措(席上赠南剑翟守)。宋代。曾觌。双溪楼上凭栏时。潋滟泛金卮。醉到闹花深处,歌声遏住云飞。风流太守,鸾台家世,玉鉴丰姿。行奉紫泥褒诏,要看击浪天池。
葵宸有相念之语复以诗答其意。明代。郭之奇。升沉端不问君平,千里相思叹友生。自学玄奇甘寂寞,独期清俭减驺声。六年久令诗书负,八载依稀礼乐明。愧汝师臣犹鞅掌,于余执戟未全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