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七月十日天阴。宋代。沈辽。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沈辽。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孟春三日志事 其一。明代。王世贞。古人不逢范希文,今人却睹天水君。白简何能避绿盭,一丝力欲回千钧。自从圣主赐环后,海内洗足趋龙门。争嘘舌津闰月旦,旋窃眼色为风云。致君尧舜在早晚,慎莫便使巢由闻。
宝文李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孙觌。绛雪飞丹鼎,苍云覆茗杯。聊从五禽戏,空使万牛回。拄笏看山坐,乘桴跨海来。仙游知有在,名字记丹台。
送侯若孩还洛中。明代。王琅。千山猿叫怆离魂,一水轻帆别古墩。濒海几年随泪渡,愁怀千古向谁论。晋文土食终还国,无忌从君旧感恩。此去落花寒食候,不须惆怅老夷门。
过沛县。明代。郑岳。破屋浮波面,轻帆系树腰。歌风何慷慨,击筑竟萧条。故里英魂恋,荒台霜气销。向来汤沐地,无处问渔樵。
寓建宁玉清观次杨恒叔太仆韵三首 其一。明代。郑岳。浩荡春流没岸沙,停桡上宿羽人家。云间宝刹三清界,洞口碧桃千树花。虚阁坐馀神顿爽,危栏倚遍兴犹赊。长空薄晚雨新歇,烂熳晴光映彩霞。
中原民谣 渡浮桥。宋代。周麟之。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朝天使来,欲令践此誇雄哉。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断千古浮。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破处龟趺出。丰碑大字天成桥,犹是宣和时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