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与崆峒接,中多隐者韬。
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
粗石草木瘦,细民衣食劳。
予来无一事,吟荇补离骚。
横浦十咏·横浦。宋代。刘黻。地与崆峒接,中多隐者韬。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粗石草木瘦,细民衣食劳。予来无一事,吟荇补离骚。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行淮北战场。明代。郑善夫。我君渡淮水,仓卒见贼垒。一声金鼓鸣,马跃昏风起。三千义兵坐倒戟,一日同赴黄河死。嗟尔渔樵人,何曾识蒐狩。但闻鹤唳胆已落,乃使执盾从敌后。边头将军故缩,手要取金印大如斗。淮阴寡妻啼向天,遗恨东行刘太守。
沁园春 赠柳敬亭。清代。吴伟业。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关心处,且追陪少壮,莫话閒愁。
中秋夜作二首 其二。近现代。余菊庵。老去逢辰只淡过,小楼夜静自闲哦。窗前忽现一轮月,满案清光兴转多。
拟古十九首 其十一。宋代。朱晞颜。回车驾言迈,路远飞尘沙。秋云乱黄叶,暝树啼昏鸦。颇感万里心,纵横羁天涯。猗欤靖节翁,三径自成家。至今霜下杰,千载尊黄花。
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宋代。王安石。南康父老传史君,疾呼急索初不闻。未尝遣汲浴帘水,三岁只望香炉云。云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飚然一去扫遗阴,便觉歊烦怅千里。归田负戴子与妻,圃蔬园果西山西。出门亭皋百顷绿,望云才喜雨一犁。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莫嫌鸡黍数往来,为报襄阳德公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