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道发金石,世苦壁听讹。
正色落刍荛,一掬真意多。
众窍本虚寂,其如天籁何。
不悟康衢谣,不识黍离歌。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宋代。刘黻。诗道发金石,世苦壁听讹。正色落刍荛,一掬真意多。众窍本虚寂,其如天籁何。不悟康衢谣,不识黍离歌。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牛口见月。宋代。苏轼。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彷徨。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滂。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车马无复见,纷纷操?伐郎。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今来牛口渚,见月重凄凉。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
风雨停舟图。金朝。元好问。老木高风作意狂,青山和雨入微茫。画图唤起扁舟梦,一夜江声撼客床。
临江仙 秋江归隐图。明代。陈霆。菰米炊香鲈入馔,吴淞景属三秋。长江潮上水云浮。好风如箭,天际送归舟。回首功名成一梦,归来松菊应羞。何人相候坐沙头。平林暝处,鸦背夕阳收。
玲珑四犯•闰六月初七日作。清代。沈谦。小月窥人,早半枕新凉,客睡初醒。珠泻高荷,怅望碧池烟暝。枉了盼着佳期,今夜依然孤另。问几年、积下馀剩,算出恁般节令。西窗立尽梧桐影。雨苏苏、隔河微映。锦机料得无心织,空把云鬟整。屈指残暑易消,且按着、离情待等。不似人天畔,羁旅归,期无定。
赠宣城麋明府。唐代。杜荀鹤。天下为官者,无君一轴诗。数联同我得,当代遇谁知。年齿吟将老,生涯说可悲。何当抛手板,邻隐过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