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鞭虽紫多轻脆,最重商山节眼完。
挂在苍崖饱风雪,藓花如漆试求看。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宋代。梅尧臣。蜀鞭虽紫多轻脆,最重商山节眼完。挂在苍崖饱风雪,藓花如漆试求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泊青浦得伯兄馆奉贤之信。清代。许传霈。荒城如斗大,兵火话频年。垂柳萦孤棹,斜阳搁晚烟。无聊游子意,难得故人贤。传语平安字,之邦别有缘。
春寒连日不出。宋代。陆游。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直讲纪咏 其七。明代。陈子壮。春秋触忌正无妨,御劄亲裁重数行。要见当时朝政失,悠悠袖手看冠裳。
惺园弟归里诗以送之。清代。符兆纶。此去宜无恙,重逢未可知。一杯和泪酒,满箧忆家诗。委地孤花早,归山倦鸟迟。空堂风雨夜,想有梦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