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宋代。梅尧臣。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消寒杂咏三首 其三 寒柝。近现代。吴文治。霜月澄空万象低,柝声敲梦过桥西。劳人役苦愁如诉,倦客心烦听易迷。一阵遥惊村犬吠,五更并入晓鸡啼。野庐巡侥浑闲事,但愿瀛壖息鼓鼙。
杂书幽居事五首 其四。宋代。陆游。贫困虽终老,胸中尚浩然。直令头抢地,未害鼻撩天。种菜悭三亩,苫茅仅数椽。布衾常不暖,夜夜亦安眠。
瑶华慢三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菊丛香后,枫叶明时,远棹湖边舣。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沈醉。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待明年、桂起春帆,趁二月桃花水。
答裴丞说归京所献。唐代。韦应物。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追往八首 其七。明代。张煌言。曾挂星槎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禹余风物成离黍,越绝功名类转蓬。早岁频书惟羽檄,经年徒读是「檀弓!」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