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
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
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
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答裴如晦。宋代。梅尧臣。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刘友鹤以诗赠别次韵送之。宋代。高斯得。昔披朝霞寻洞天,五峰矗汉高巑屼。灵君营魄萝空锁寒。古心未死不忍去,摇摇风纛空中悬。五年失脚堕时网,梦思重到无由缘。朅来出守山水郡,公余颇得穷幽偏。丹丘仙客旧心赏,骑鹤过之同晤言。诗妍青林华煜煜,气老幽涧松桓桓。问余君土堆奇绝,孰与吾山多紫烟。桐江缗鱼炯志节,缑山笙鹤夸神仙。能衡铁炭识轻重,众山部娄真如拳。羽人闻此深领会,笑指双台催棹船。题诗莫作世间语,会有剜剔青苔看。
梁书六首 其四 刘孝标。明代。郑学醇。几年孤客在桑乾,借得书来彻夜看。穷达不须重辨命,紫岩山下老南冠。
兼道携古墨来墨面龙纹墨背识云保大九年奉敕。宋代。刘子翚。长春殿古生荆荟,犹有前朝遗物在。锦囊珍重出玄圭,双虬刻作蜿蜒态。枯皮剥制弄几刓,断玦精坚磨不杀。吾闻李氏据江左,文彩风流高一代。当时好玩不独此,器用往往穷奢汰。徵工选技填御府,不惜千金为赏赍。治兵唐推英卫精,治民汉许龚黄最。惜哉取士不知术,妙手独得庭邽辈。真主驱驰八极中,荒王逸乐孤城内。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嗟余视此真粪土,事有至微犹足戒。投文欲往吊江流,幽魂未泯应惭悔。
王希武通判挽词。宋代。范成大。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八。明代。沈周。梅扑玉缸春酒开,雪湖山水重徘徊。风流旧属林君复,人道先生是载来。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七 竹请客。唐代。卢仝。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