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依韵和裴如晦秋怀。宋代。梅尧臣。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樊榭北行。唐代。全祖望。尔才岂百里,何事爱弹冠。鱼釜良非易,茧丝亦大难。瘦腰甘屈节,薄禄望承欢。倘有清吟兴,休从簿牍阑。
初夏野兴。宋代。陆游。得意烟霞不讳穷,一庵聊寄寂寥中。山从树杪参差见,水过花阴曲折通。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元知梦境无真实,不待邯郸觉後空。
次临封十咏颂方侯德政 其四。明代。蒙尧仁。侯治吾封好,六春寓水滨。忘机鸥共适,徵异雉来驯。秋碧天涵水,江清月对人。濯缨渔父曲,不厌往来频。
采桑子 月夜。清代。李佩金。低垂帘幕人声悄,睡鸭香温。瘦影冰魂。窗外梅花月一痕。别离滋味谁能说,斜倚银屏。煮罢鹅笙。虬箭叮咚却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