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楼露气寒,大明将谒望清班。
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
入仗采旗开日月,在庭金衮俨云山。
我惭一似朝宗水,亦得随流到海还。
依韵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宋代。梅尧臣。月落西楼露气寒,大明将谒望清班。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入仗采旗开日月,在庭金衮俨云山。我惭一似朝宗水,亦得随流到海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同刘伯贞题袁氏寓轩。元代。郭钰。穹窿携白日,百年几旦暮。变灭乘化机,万物孰非寓。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茫茫宇宙间,蚁垤终谁据。我亦东西人,长年忍羁旅。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
重谒孝陵有述。明代。李东阳。龙虎诸山会,车书万国同。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地涌神宫出,桥分御水通。丹炉晨隐雾,石马夜嘶风。日月无私照。乾坤仰圣功。十年瞻望地,云树郁葱葱。
种树。清代。蒋春霖。长养待春晖,他年尽百围。疏行容远岫,密意护柴扉。众鸟欣所托,暮鸦寒未归。枌榆故乡物,相见更依依。
十月十一日夜登天喜寺塔。明代。唐之淳。九级门开八面风,莲灯点点夺星红。大千世界银河外,十万人家明月中。自怪跻攀穷鸟道,人惊笑语落天宫。漏声暗与经声接,院院分明白昼同。
送潘亦庶归广州 其二。明代。岑徵。同是巢南鸟,分飞惜此辰。临流心更苦,酌酒话重陈。先我还乡国,因君语故人。白头浮海客,归计在明春。
真乐关心不可支,先春先到好花枝。不堪胜事催诗兴,更触閒愁到酒卮。
肉食只今多战垒,锦筵何处逞腰肢。折冲樽俎吾儒事,谁为将军一洒之。
甲午正月十一日于方山张中丞所作会限五字同音之韵。明代。湛若水。真乐关心不可支,先春先到好花枝。不堪胜事催诗兴,更触閒愁到酒卮。肉食只今多战垒,锦筵何处逞腰肢。折冲樽俎吾儒事,谁为将军一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