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李舍人见过。宋代。梅尧臣。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纪梦。明代。潘希曾。两年离别书仍断,三处相思梦忽通。旅食不知滁泰远,追欢如在浙江东。秋来祗负茱萸插,岁晚还期鸿雁同。自小翱翔予最后,而今四十欲成翁。
寄胡仁常民部 其二。明代。李流芳。怀抱偶然合,何云出处间。云霄既已远,丘壑岂徒閒。海国馀黎在,饥年赋额悭。回天竟谁力,凋瘵一时还。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宋代。欧阳修。忆君去年来自越,值我传车催去阙。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饮气弥劣。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乃知赋予分有涯,适分自然无夭阏。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萌芽不待杨柳动,探春马蹄常踏雪。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见新花羞白发。颜侵塞下风霜色,病过镇阳桃李月。兵闲事简居可乐,心意自衰非屑屑。日长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厌春鸠聒。北潭去城无百步,渌水冰销鱼拨刺。经时曾未著脚到,好景但听游人说。官荣虽厚世味薄,始信衣缨乃羁绁。故人有几独思君。安得见君忧暂豁。公厨酒美远莫致,念君贳饮衣屡脱。郭生书来犹未到,想见新诗甚饥汤。少年事事今已去,惟有爱诗心未歇。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少低笔力容我和,无使难追韵高绝。
闲斋卧病(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唐代。常建。(一)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二)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响沧海,烂熳从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