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
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
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
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
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
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
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
可教後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
他日则为王者师,果辅高皇号奇杰。
留国存祠汴水傍,逢逢箫鼓赛肥羊。
赤松不见天地长,黄石共葬丘冢荒。
留侯庙下作。宋代。梅尧臣。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可教後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他日则为王者师,果辅高皇号奇杰。留国存祠汴水傍,逢逢箫鼓赛肥羊。赤松不见天地长,黄石共葬丘冢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永城使风。唐代。卢象。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依韵和酬邵不疑见答。宋代。梅尧臣。君才若巨贾,既富仍深藏。遂兼碌碌贫,共处安可量。滔滔大泽陂,渺漫入幽荒。徒欲穷端倪,凭高何相望。一日以文绣,被此粪土墙。门徒三千人,起予唯卜商。薄言昧纤悉,怀忧思萱忘。美璞委雕琢,以未知我详。但念故时朋,所乐来远方。慎勿以名使,取败非相当。
唐宫词补遗。元代。宋无。宫娥随驾蜀山迦,春日还从内苑来。闻道上皇尤寐食,御前休报海棠开。
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明代。张弼。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唐代。李绅。笙歌罢曲辞宾侣,庭竹移阴就小斋。愁不解颜徒满酌,病非伤肺为忧怀。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从此别离长酩酊,洛阳狂狷任椎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