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
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
浅濑不可泝,停桡信中流。
山樽对苍翠,溪鸟自沈浮。
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
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
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
澄潭若泻监,万象已盈眸。
康乐足清尚,惠连仍此游。
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
醉来同渊明,兴尽殊子猷。
归傍渔梁静,行看夜火幽。
露华初滴滴,夜吹何飕飕。
不犯严城漏,谁言怜近丘。
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香山晚泛伊川觞咏久之。宋代。梅尧臣。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浅濑不可泝,停桡信中流。山樽对苍翠,溪鸟自沈浮。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澄潭若泻监,万象已盈眸。康乐足清尚,惠连仍此游。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醉来同渊明,兴尽殊子猷。归傍渔梁静,行看夜火幽。露华初滴滴,夜吹何飕飕。不犯严城漏,谁言怜近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楼船秋水平,汝向碧鸡城。绛殿分符别,黄堂视篆行。万山藏贵竹,孤岛辟昆明。烂漫东方骑,遥知夹路迎。
游石桥岩并内岩。清代。光聪诚。白岳辟西户,石磴几盘纡。山穷敞绣塍,缘隰陟崎岖。丹岩突兀耸,赤城霞不如。太古余溜痕,赭黑交相于。壁有青龙蛰,倒挂颔垂珠。神彩宛飞动,苔藓绕其躯。山势忽幻形,长桥跨清虚。广度三百弓,高建五丈旟。中摇一峰影,窈窕似名姝。青青千琅玕,暮倚容更殊。搜奇越长桥,内岩何沮洳。岩端洒霜雪,炎夏凉衣裾。在昔甘泉子,辟堂此读书。堂圮易梵刹,刹更倾颓余。人事有兴废,林壑无终初。我来乐斯丘,箴言谢卫蘧。
秋夜读书三首 其二。唐代。王质。縠纹绝似瀼西生,霜沫全如漱玉清。稍定心源渟夜气,即开耳界度秋声。旁观事有千端异,返照身无一点轻。一醉等閒千日过,清江安用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