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和岁除日。宋代。梅尧臣。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鹊巢为童子所破二首 其一。清代。张远。十载风尘客,栖栖旅食难。以予摇落意,羡尔一枝安。力尽哓哓语,巢成呴呴欢。岂期轻薄子,偷眼已相看。
千金墟怀古。清代。许传霈。吴兴城南四十里,故墟一片迷指视。道旁樵牧识旧名,库置千金良有以。我闻濞也生汉家,从破鲸军功昭史。特王之邦崇藩封,五十三城俨赐履。章郡铜山天下奇,产成金石美无此。罗致亡命盗得之,镕铸泉布中心喜。点金何待仗神功,鍊金遽能收众技。铜岘山前铜臭升,薰心利欲实骄侈。称老不朝年复年,故薄赋敛众臂使。但有财富甲东南,不识长安有天子。偶触小忿七国谋,朝错有头难雪耻。汉使旋以利绐吴,此身竟至东越死。嗟哉沛公拊背言,后五十年岂忘耳。空馀渡口郁金波,来去苕霅二流水。天地爱宝自呈材,贵宝善者实终始。黄金白璧何地无,赤水蓝田未足恃。再过成墟狐兔眠,遑论府库尽富美。君不见吴王夫差姑苏台,金碧当时先已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三○ 何蕃。宋代。林同。五载莫归省,双亲谁问安。固云亲有命,不谓我何颜。
好事近·飞雪过江来。宋代。吕渭老。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罗汉寺。明代。林克刚。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
甥嘉谪官过汴僦舍而居以时炎热。明代。李梦阳。万里严程此一州,问亲娱舅尔须留。迁人宾客休顷户,僦屋炎蒸幸有楼。穿槛笋高犹足采,戏池鱼美更何求。馆甥旧地花仍好,得暇频来看海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