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
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
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
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送少卿知宣州。宋代。梅尧臣。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清远峡。明代。释今覞。风日螟螟草树隈,峡江长望独徘徊。青开石壁分天出,白涌银条裂地来。波撼断崖喧鸟雀,影涵山寺见楼台。客帆来往知何极,一听猿啼情自哀。
水仙 其二。宋代。吕本中。破腊迎春开未迟,十分香是苦寒时。小瓶尚恐无佳对,更乞江梅三四枝。
鹊桥仙。清代。施晋。圆冰对罢,真珠卷却,纤手金猊初炷。柳芽刚吐一些些,正春在、樱桃开处。催花风信,养云天气,雨色已浓如许。路长多分湿春衣。又何苦,匆匆归去。
怀远人。唐代。鲍溶。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