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
遥知绝戎笔,水味有槎头。
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宋代。梅尧臣。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遥知绝戎笔,水味有槎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用韵寿周北野七十。明代。顾清。九转灵砂已七成,仙家犹道隔蓬瀛。雪中苍柏神逾胜,竹里黄花眼独明。松水看于春酒绿,玉峰遥共海云平。不知今日雎阳社,早晚还容托姓名。
癸亥新春雨登越秀山参观广东明清绘画展。近现代。余菊庵。雨登越秀山,赏画岂辞艰。路滑心防跌,寒侵兴未阑。精华萃一馆,蹊径各千般。应是粤奇宝,天才不等閒。
藏书室。明代。庄昶。太上初寥寂,人文只可悲。汗牛千卷是,注我六经谁。日月开尼父,乾坤自伏羲。病夫何所有,默坐定山痴。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次韵。)。宋代。姜夔。江左咏梅人,梦绕青青路。因向凌风台下看,心事还将与。忆别庾郎时,又过林逋处。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
席上劝仲元著作勿辞酒。宋代。韦骧。百盏先尝一盏醇,三分才破一分春。花间剔火香烟细,竹外垂缣画笔新。落日穿林照檐额,绪风吹草动阶唇。莫愁酩酊辞公劝,金斝空时迹已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