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无异文,有车无异轨。
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
译罢坐焚香,庭章洒寒水。
题译经院同文轩。宋代。梅尧臣。有书无异文,有车无异轨。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译罢坐焚香,庭章洒寒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罗汉系南长老。宋代。刘弇。诸方喉舌卷舂容,直指慈幢信长雄。翳尽全开扪海月,清多平挹洗天风。相望震旦传衣后,别寄西儿妙斲中。好把沃洲论五老,冁然重此得支公。
春日旅中。明代。赵完璧。春日融融雪渐消,客怀郁郁思无聊。虚庭风细松声落,薄海云开雁影遥。书剑可堪淹岁月,楼台何处厌笙箫。朱帘不动炉烟细,一曲丝桐慰寂寥。
幸岳寺应制。唐代。宋之问。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泛觥。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哭恽代英五首选四 其一。清代。柳亚子。忽报恽生殉,凄然双泪流。人皆有一死,君已重千秋。苦行嗟谁及,雄文自此休。剧怜狐媚子,对汝亦颜羞。
题刘推府湖山归隐诗卷。明代。童轩。湖山苍苍湖水绿,灌木垂萝远尘俗。高人小隐住湖东,坐对江南秋一幅。昔年宾兴歌鹿鸣,平步青云被推毂。一官佐郡粤南陲,才大位卑羞碌碌。晨餐束带谒官长,夜火照书谳疑狱。秋霜欺人发种种,老境渐临如缚束。便当投劾自陈乞,何事甘心累形役。路指衡阳还故乡,笑脱尘羁返初服。湖山归来故无恙,生事虽微清兴足。时时寻盟狎鸥鸟,十里荷花照人目。扁舟闲弄即南垞,菱角鸡头收百斛。蓬囱几度夕阳明,桑柘柴冲接村谷。暝色依微宿鸟静,坐见松坪上团玉。茶园烟霭树参差,风动旗鎗香簇簇。鞍山岚气欲作雨,望荡涛声正翻屋。水清沙白木岭高,渔唱樵歌断还续。此时此景貌难尽,幽趣满怀良可掬。王晞方外齐逸驾,诸葛隆中并芳躅。胡为去此趋末路,名利扰扰生忧辱。超然肥遁固始愿,不学引年思辟谷。邻僧野老日相过,旋折松茅煮溪簌。浮云世事不须问,浊酒一尊聊共漉。庙堂有政肉食谋,葵藿区区徒献曝。深源不出亦已尔,其若苍生竟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