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犹。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
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道损司门前日过访别且云计程二月到郡正看暗。宋代。梅尧臣。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犹。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回次妫川大寒。宋代。郑獬。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送黄才伯。明代。杨慎。泛泛东行舟,迢迢南渭流。沦波环楚壤,脉别引丹丘。竹屿临湘烟,枫门映离日。金节斗边来,青翰天上出。分圭剪桐底,鸣珂衣锦乡。江干旋露盖,海曲卸云装。西岸搴芙蓉,东周折杨柳。燕喜拜华堂,鸾讴献春酒。握兰五夜直,采萧三秋期。跂予饥渴想,迟尔琼树枝。
袁河舟中二首 其二。明代。张吉。旧葛未全破,江船暑更登。滩清堪数石,鱼瘦忍张罾。老眼空眉睫,苍头讵股肱。故园虽咫尺,山月望中升。
送朗州张员外。唐代。罗隐。圣朝纶阁最延才,须牧生民始入来。凤藻已期他日用,隼旟应是隔年回。旗飘岘首岚光重,酒奠湘江杜魄哀。肠断秦原二三月,好花全为使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