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缾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尝惠山泉。宋代。梅尧臣。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相袭好事人,砂缾和月注。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曹都统诗。宋代。阳枋。胸中陈法久堂堂,卯岁边戎真漫狂。伫看胜齐归一喜,未饶破魏说三当。弓刀早落风云会,衮绣行依日月光。已撰磨崖碑万字,为君题破碧苔苍。
夜梦游一野人家万竹苍寒老翁款留意甚厚予题。宋代。陈纪。一径苍寒长绿筠,鸡声人语隔林闻。与谁共住只明月,所可论交惟此君。世事乘除天已定,人生劳逸念中分。卜邻倘许通来往,分我南山一片云。
秋雨初过即景写兴。明代。桑悦。凉雨初过白苎轻,夕阳疏影漏中庭。《四愁》自比张平子,《六笑》堪怜范茂明。丛竹喧嚣风未定,乱蝉喑哑月初生。挑灯谩把《离骚》读,一念灵修万古情。
晚秋喜雨。唐代。李峤。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将之。宋代。严羽。渺渺孤帆去几程,悠悠天际望湓城。一身避乱辞乡国,千里相思隔弟兄。猿叫匡庐寒暮色,雁过彭蠡带秋声。江湖此去方漂泊,肠断风尘远别情。
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宋代。洪皓。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饮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优游聊卒岁,俯仰自无惭。近取忘年友,得一乃分三,梁向竞爽姿。迈也恐不堪,辄持水中蒲,拟并浦上柟,诸公不鄙夷,细流纳江潭,有酒必晚饮,分题许同探。向子忽话别,寒霜万岭含。千里足勿惮,一行心亦甘。青冥定特达,高贤上所贪。江头春色回,和气已醺酣。伊郁思陶写,故人居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