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
夜终每至子,朝饭辄过午。
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
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
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
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
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怀悲。宋代。梅尧臣。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夜终每至子,朝饭辄过午。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丰城笔会四首 其一 次韵奉答剑川兄江右诗社丰城雅集延宾诗。清代。陈忠平。剑江春浩荡,繁锦待谁收。凤管鸣伊甸,龙光迸此州。藻摛红杏雨,簪盍碧云楼。庶可劳筋息,花间一逗留。
再用韵。明代。郑真。枌榆蔼蔼荫重扉,醉倚阑干驻落晖。捣月须求双玉杵,剪云欲制五铢衣。蓬莱有路须同到,灵鹫多年未得归。想见家山新孝享,慈乌常绕树头飞。
重五日吊古。元代。廖大圭。楚国大夫去,彭咸从所居。秪今浮水马,何处问江鱼。异俗悲遗事,离骚读旧书。一觞川上酒,斜日雨疏疏。
偶苏求至话别(后六句与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同)。唐代。张祜。几年沧海别,万里白头吟。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无复天南梦,相思空树林。
齐天乐五十首 其四十九。清代。端木埰。客窗潇寂来相伴,娇酣最饶天趣。细草偷衔,霜毛静舐,消得闲愁几度。华阴正午。更一线金睛,绿云深处。妒到香孩,榻边齁睡也应许。山房深护万卷,策动堪弟一,何用熏鼠。昼饱溪鱼。宵眠翠毯,慧黠真如解语。殷勤问取。念洞口仙哥,几时仙去。屋角喧腾,又随春气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