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篱上牵牛花。宋代。梅尧臣。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燕中感秋。明代。区大枢。有客悽悽厌薄游,可堪鶗鴂更鸣秋。卢龙塞上云初敛,玄兔城边月正流。永漏凄清传北阙,凉飔萧瑟度南楼。因悲素节催年暮,况复天涯久滞留。
春日山行 其二。清代。齐召南。石势趋丹壑,钟声隐翠微。穿云篱笋直,带露药苗肥。香麝游樵径,春锄立钓矶。正看农务急,闲客亦来稀。
桃源忆故人 萤。清代。厉鹗。夜凉那更秋情独,冷燄雨馀轻扑。坠处湿粘帘竹,瞥见因风逐。穿烟照水犹难足,小簟窥人新浴。残月刚移桐屋,一个墙阴绿。
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唐代。韩琮。的的堕芊苍,茫茫不记年。几逢疑虎将,应逐犯牛仙。择地依兰畹,题诗间锦钱。何时成五色,却上女娲天。
赠菊人。魏晋。杨羲。旧是幽人宅,重寻钓雪滩。三高不可见,一水至今寒。大雅君能继,清贫我亦安。鸥盟重整顿,要拣两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