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历览还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
入门先叫十年兄,袖中大卷持来评。
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刘长卿。
举头不言笑且惊,此兄议论颇称情。
我亦感君知我名,阮籍从呼作老兵。
乐椽自淮南回示新诗。宋代。梅尧臣。淮南历览还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入门先叫十年兄,袖中大卷持来评。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刘长卿。举头不言笑且惊,此兄议论颇称情。我亦感君知我名,阮籍从呼作老兵。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宜男草。宋代。范成大。舍北烟霏舍南浪。雪倾篱、雨荒薇涨。问小桥、别后谁过,惟有迷鸟羁雌来往。重寻山水问无恙。扫柴荆、土花尘网。留小桃、先试光风,从此芝草琅玕日长。
长相思·村姑儿。宋代。蔡伸。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四首 其三。近现代。陈仁德。民族危亡旦夕间,睡狮怒吼气如山。大刀带血犹冲阵,地道藏兵好灭奸。倭寇三光千里赤,义军百战几人还。芦沟枪响惊中外,史册于今有泪斑。
同子文、材翁、子直、萧巨、济中元夜东园望。宋代。杨万里。杂碎轻云白锦鳞,十分圆月湿银盆。锦鳞散尽银盆在,依旧青天无点痕。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菲果小饮。明代。徐渭。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一角忽风天尽黑,万鸦抟雨下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