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何乱目,凛凛自开门。
著莫风难定,侵凌物已繁。
装成新树色,遮尽古苔痕。
冷入梁王苑,清乘卫国轩。
欺贫冻蓬荜,增险想轘辕。
小隙皆能及,洪炉逼不温。
云衣随处积,水甲等闲屯。
团戏为丸转,堆雕作兽蹲。
岂愁穿破履,幸喜有清樽。
谁问诸公子,高楼与後园。
次韵和永叔对雪十韵。宋代。梅尧臣。纷纷何乱目,凛凛自开门。著莫风难定,侵凌物已繁。装成新树色,遮尽古苔痕。冷入梁王苑,清乘卫国轩。欺贫冻蓬荜,增险想轘辕。小隙皆能及,洪炉逼不温。云衣随处积,水甲等闲屯。团戏为丸转,堆雕作兽蹲。岂愁穿破履,幸喜有清樽。谁问诸公子,高楼与後园。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山中人二首 其二。元代。吴莱。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
赠歌者二首。唐代。高骈。酒满金船花满枝,佳人立唱惨愁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余日。宋代。苏轼。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偶随樗栎生,不为樵牧侵。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好事虽力取,王城少知音。岂无换鹅手,但知觅来禽。高怀独夫子,一见捐橐金。得之喜不寐,赠我意殊深。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常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谁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恨我迫归老,不见汝十寻。苍皮护玉骨,旦暮视古今。何人风雨夜,卧听饥龙吟。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明代。黎民表。芳兰杂萧艾,颓俗散淳风。咄嗟可柰何,有酒时一中。噤吟笑唐举,幽忧怜敬通。真妄讵能辨,荆人遗其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