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桑麻故已知风俗,丘冢何须访姓名。
闻说至今犹好马,试求安稳众中行。
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宋代。梅尧臣。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桑麻故已知风俗,丘冢何须访姓名。闻说至今犹好马,试求安稳众中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感古四首。唐代。卢仝。天生圣明君,必资忠贤臣。舜禹竭股肱,共佐尧为君。四载成地理,七政齐天文。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轮转夏殷周,时复犹一人。秦汉事谗巧,魏晋忘机钧。猜忌相翦灭,尔来迷恩亲。以愚保其身,不觉身沉沦。以智理其国,遂为国之贼。苟图容一身,万事良可恻。可怜万乘君,聪明受沉惑。忠良伏草莽,无因施羽翼。日月异又蚀,天地晦如墨。既亢而后求,异哉龙之德。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绮。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一国醉号呶,一人行清高。便欲激颓波,此事真徒劳。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东海波连天,三度成桑田。高岸高于屋,斯须变溪谷。天地犹尚然,人情难久全。夜半白刃仇,旦来金石坚。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竭节遇刀割,输忠遭祸缠。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镜明不自照,膏润徒自煎。抱剑长太息,泪堕秋风前。古来不患寡,所患患不均。单醪投长河,三军尽沉沦。今人异古人,结托唯亲宾。毁坼维鹊巢,不行鳲鸠仁。鄙吝不识分,有心占阳春。鸾鹤日已疏,燕雀日已亲。小物无大志,安测栖松筠。恩眷多弃故,物情尚逐新。瓦砾暂拂拭,光掩连城珍。唇吻恣谈铄,黄金同灰尘。苏秦北游赵,张禄西入秦。既变嫂叔节,仍摈华阳君。万世金石交,一饷如浮云。骨肉且不顾,何况长羁贫。君莫以富贵,轻忽他年少,听我暂话会稽朱太守。正受冻饿时,索得人家贵傲妇。读书书史未润身,负薪辛苦胝生肘。谓言琴与瑟,糟糠结长久。不分杀人羽翮成,临临冲天妇嫌丑。□□□□□□□。其奈一朝太守振羽仪,乡关昼行衣锦衣。哀哉旧妇何眉目,新婿随行向天哭。寸心金石徒尔为,杯水庭沙空自覆。乃知愚妇人,妒忌阴毒心。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等闲取羞死,岂如甘布衾。
杜甫画像。宋代。王安石。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雨中拨闷 其三。明代。黎民表。风雨秦淮花事稀,春光强半在蔷薇。蛾眉已自愁金屋,更遣临春舞画衣。
题小景二首 其二。明代。倪谦。苍苍嘉树阴,高阁临江渚。水光映山色,长夏不知暑。幽人系小舟,来此坐容与。啸傲涤烦襟,谁能送清湑。
二贤祠重读义兴相公诗感赋。明代。王夫之。谢傅青山志,羊昙旧见招。千秋馀版椠,孤榭托云霄。弦望何时合,杜蘅今已凋。清浔二千里,遗恨在军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