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
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宋代。梅尧臣。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唐代。皇甫冉。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军行杂咏 其一。清代。陈宝。蒐材于覆军,得士岂能勇。纷纷下第人,辇下聚秋蠓。长安非我家,道路正汹汹。对酒思貂裘,将车愁铁笼。开门一客至,下马千言涌。要我孱夫笔,佐彼军事冗。我方嗒焉丧,闻言三曲踊。走告王与钱,壮语相怂恿。亦有尼行者,嗫嗫儿女恐。人生取快意,失蜀匪望陇。儒冠裹人头,终古茧居蛹。卷书市鞍辔,僮仆日夜董。偕行有三子,通名交揖拱。同是毷氉身,相看一笑唪。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从官待宣于内军器库廓。宋代。洪咨夔。汉廷与目策英豪,投钓知谁首掣鳌。百日红莲纶阁迥,万年枝拂禁城高。内廓坐永风生席,辇路归迟月映袍。西抹东涂浑忘却,一絇短雪不堪搔。
泰宁病中。明代。景翩翩。春日颦眉长闭门,东风吹雨倍销魂。不知野外垂丝柳,青入南头第几村。
江上阻风雨。唐代。岑参。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太夷丈属和其移居诗逾岁乃呈一绝。清代。林旭。窗前种树经年活,舍后栽花近水便。占著清溪如谷口,百般忙里作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