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
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
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送任太博归省西部。宋代。梅尧臣。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奉酬一上人病中见寄。明代。蓝智。一师禅林秀,老病荒山巅。如何清净身,亦受诸患缠。忆昔江湖间,杖锡凌飞仙。龟峰得宝地,龙象朝诸天。秋风动江汉,杀气吹戈鋋。避地复南来,筋力不及前。弟子四五人,散乱如浮烟。寓居山房幽,日晏犹高眠。松林晚色静,涧水秋花妍。稍远车马喧,聊以怡高年。山深雾露集,地暖瘴疠偏。伏枕动经旬,闭门日萧然。我本山泽人,卖药当市廛。缅想方外游,未了区中缘。往者一相见,晤语俱忘筌。儒释虽异流,交情难弃捐。愧无肘后方,令尔沈疴痊。昨朝枉芳札,示我白云篇。高论神农经,吐词如涌泉。吾闻西来意,不以文字传。是身本虚假,金石非贞坚。风雨有晦冥,太虚澹以玄。鹤鸣秋夜永,白月当窗悬。
或绘形瀛洲中而隐名姓思深哉诗以宠之。明代。郭之奇。各有性情,倚立坐行。高深得手,黑白分枰。山川满目,今古纵横。跃渊鱼在,在阴鹤鸣。马宜芳草,人乐群英。瀛洲胜迹,始唐迄明。藏身谁子,有貌无名。春风铿尔,意往神迎。
次玉山分题韵四首 其一。元代。郯韶。频年种豆绕幽居,深巷萧条意不如。日晏炊烟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阶除。清时自分耽诗癖,白昼休嫌生事疏。祇忆桃源种桃者,秋江多致鲤鱼书。
送钱竹岩宰常熟 其一。宋代。释居简。无日游天竺,新除问补陁。两回抽竹策,一语定弦歌。悬应如虚谷,灵通岂祝鮀。只依彭泽样,条具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