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宋代。梅尧臣。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江南曲八首 其七。唐代。刘希夷。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别钱受之。明代。韩上桂。丈夫涉世间,出处各有以。百里曾饭牛,公孙先牧豕。渭水有时兴,桐江竟不起。出者乘云龙,处者耽玄旨。性定讵能移,情真固难改。子抱干将奇,利器谁与比。屠龙偶未酬,剸犀终可拟。予也枯槁姿,癖意在山水。羝羊数触藩,朽樗何用尔。组绂既无缘,烟霞任栖止。便汎五石匏,将蹑东郭履。异时倘相寻,或在吴门市。
陆彦则索诗寄之四韵。宋代。华镇。解官才喜此身轻,忍以冥搜损性情。疏懒旧来高叔夜,虚閒今日似渊明。愿酬美意情虽切,强缀狂歌曲不成。应有朱侯偷笑我,壮年不解请长缨。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宋代。苏轼。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枕簟入林僻。元代。洪希文。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襟顿消释,密荫争交加。羲皇有神交,蘧庐等仙家。久坐令人健,微吟到日斜。浮云沧海狗,歧路常山蛇。祥飙偶披拂,哀音馀掺挝。山深民多醇,邻酒亦易赊。去去下岩扃,归途暝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