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宋代。梅尧臣。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南北朝。庾信。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念奴娇 旧书为鼠所齧,戏用《迦陵词》韵。清代。王策。堆床千卷,记多年伴我,雨钟霜鼓。利器淬磨誇应手,道可搏犀擒虎。史合天刑,诗宜人忌,鼠辈何相苦。穿墉发箧,嘐嗷夜夜声作。竟尔碎裂牙签,扯挦缥带,蹴断书仓路。趣具张汤堂下狱,不怕仙能生羽。谁料幺形,偏凭社穴,只把先生侮。依然灯后,捧头人立而语。
方壶松岩萧寺。元代。吴镇。方壶终日痼烟霞,写得湖山事事嘉。湖上烟笼梵王宅,山深云覆羽人家。诗翁伫立搜新句,稚子閒来扫落花。几处归帆何处客,一声啼鸟夕阳斜。
何之忱用前韵示诗复次韵。宋代。谢薖。扬子牢愁更美新,贾生悲鵩在承尘。忘怀久已栽萱草,行乐尤欣见玉人。邂逅题诗聊可意,平生嗜酒岂忧贫。明年剩作颠茫计,剧饮狂歌莫负春。
凫山庙。宋代。李宏。凫山高与苍旻训示,根盘八里雄坤维。油然出云为风雨,泽周一境无凶饥。重楼复殿据山腹,蜿蜒攫护神□□。威灵如在骇闻听,至今父老能言之。断碑刓缺尚可读,湮埋岁久人无知。高高一峰独秀出,上有蝉蜕真仙居。似闻尝任石埭尹,化流德洽真民师。持竿戏投白龙饵,隐雾深韬玄豹姿。手披蕊笈校丹篆,足蹑飞升腾紫微。相逢邂逅一笑粲,真将莫逆论心期。从兹来往因无间,遗踪所至犹可推。弦歌标乡里犹在,望仙纪地名独垂。栖真发寄伟曾税驾,绝顶尚留丹灶基。近邻眢井数盈九,石甃坚深端可窥。神既庙食还旧隐,仙亦偶坐应祷祈。合堂荐享异肴蔌,乞灵修敬倾里闾。政和天子谨祠祭,郡县有请咸勿违。一朝飞章达旒扆,往往一夜曾躬披。俞音载锡降芝简,庞贲徽名昭典彝。神兮仙兮服君赐,福庇斯民无已时。仙将出游神速往,霓旌绛节相追随。神既来归仙至止,衮衣羽帔瞻光仪。繄予顶谒亦云屡,淋漓醉墨聊一挥。词虽芜颣事摭实,庶几传信祛群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