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桥柱旧曾题。
已将符节为邦守,不畏关山入马蹄。
千里过秦看素滻,三年还蜀度青泥。
里门锦绶何为乐,外奉严君内阿{上弥下女}。
送张遂州。宋代。梅尧臣。华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桥柱旧曾题。已将符节为邦守,不畏关山入马蹄。千里过秦看素滻,三年还蜀度青泥。里门锦绶何为乐,外奉严君内阿{上弥下女}。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怀仙志。明代。陈世绂。恻恻微风几度思,芙蓉端不耐寒迟。当年命薄欢成梦,今日情痴怨入诗。笑语画中呼欲出,环声梅下到应疑。红楼旧恨知多少,得似莲香绝一时。
去者日以疏。明代。郑学醇。旷野独行迈,宿莽萋以腓。顾瞻宛与洛,第宅纷崔嵬。山川洵云美,久客当何为。岂无今所欢,不如故所知。顾为双黄鹄,奋翅俱高飞。
虏中作四首 其二。宋代。刘跂。甘作河南犬,休为燕地人。举能羞石晋,谁复怨嬴秦。地扼辽东海,星占析木津。悲伤此邦旧,会遣一朝新。
忆江南 早春。清代。张友书。晴日影,初照绿窗纱。镜里画眉人未起,帘前鹦鹉唤煎茶。香透玉梅花。
百丈关。清代。陈奉兹。东南一尉属兵曹,洞达重门树色高。天拥群峰开棨戟,日临寒水偃弓刀。山中蜀铁输船满,市上秦声得酒豪。骑马从容揽形胜,千年戍柝亦须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