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纸赐祖印,铸名不铸金。
力笑苏季子,责望小人深。
渡江见海月,秋光上遥林。
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禅心。
送祖印大师显忠。宋代。梅尧臣。黄纸赐祖印,铸名不铸金。力笑苏季子,责望小人深。渡江见海月,秋光上遥林。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禅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书庭蕉。明代。王守仁。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为秦人梁帅寿。元代。麻革。功名万里驾龙荒,不作当年陛楯郎。颜角久瞻天上日,鬓毛未点镜中霜。衣沾暑雨千秋润,扇引薰风六月凉。见说长年出冲静,海山求药本微茫。
挽徐泰初 其三。清代。刘岩。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死且在道途,何为命如此。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一榇波上轻,归去三千里。篷窗夜哭声,如在枫林里。
鸡林书事。宋代。吴激。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邑聚从衡接,民居质朴安。犹存古笾豆,兼用汉衣冠。兔颖家工缚,鲑腥俗嗜餐。骑兵腰玉具,府卫挟金丸。长袖鸢窥肉,都场狖挂竿。琴中蔡氏弄,指下祝家弹。主礼分庭抗,宾筵百拜难。渍橙粇酿旨,滋桂鹿脩乾。泼墨松如栉,隤墙石似丹。地偏先日出,天迫众山攒。鹏翼云帆远,羊肠石磴盘。由来异文轨,休讶变暄寒。事可资谈柄,谁能记笔端。聊将诗貌取,归作画图看。
忆旧游 次鹣庵立夏怀人韵。近现代。许宝蘅。念春归已久,人未归来,底事迟迟。抛却韶华去,看落英狼藉,飘絮纷霏。薰风暗里偷换,惟许个侬知。剩双燕梁间,呢喃细说,是是非非。红稀。绿阴暗,好杖策芳郊,蛮榼重提。眼底旗亭在,难寻壁上,旧日题词。天涯柳色如许,掩映远山眉。对景物暄研,支颐不语,何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