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
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
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
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
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
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
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
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
况於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宋代。梅尧臣。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况於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从军人还乡谒先垄。明代。龚敩。去国辞亲二十年,归来哀痛抱终天。心倾葵藿风尘际,泪洒松楸雨露前。徐庶有怀方寸乱,王陵多恨孝慈偏。男儿立志存光显,会见功成昼锦还。
耒阳谒杜少陵墓 其一。明代。岑徵。没处既非假,埋时莫问真。先生不可作,大雅向谁陈。披草看残碣,临风荐白蘋。耒河通汨水,知己有灵均。
送薛同知还颍川。明代。郑真。捧檄来司锁钥重,纷纷出纳敢论功。倅厅久荷君恩重,公帑频夸国赋充。濠上观鱼波渺渺,颍阳归马路匆匆。终南旧隐还无恙,瑶草春生浅碧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