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宋代。梅尧臣。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有感。两汉。刘雄。无端好梦五更断,依旧重帷锁玉人。想象缑山云外翼,消磨尘海眼中身。非关酒渴添新病,一任诗颠动古魂。烟月茫茫更飞度,参差万户与千门。
古往今来。唐代。徐夤。古往今来恨莫穷,不如沈醉卧春风。雀儿无角长穿屋,鹦鹉能言却入笼。柳惠岂嫌居下位,朱云直去指三公。闲思郭令长安宅,草没匡墙旧事空。
题建昌王子中桥亭八景。元代。丁鹤年。桥亭风景洞天如,中有儒仙旧隐庐。春涨挼蓝涵螮蝀,晓岚滴翠湿芙蕖。受诗华巘浮丘馆,说剑香炉许令居。云外悬崖飞屐上,雨中沃壤带经锄。疏钟鲸吼霜华重,长笛龙吟月色虚。老我尘寰怀胜景,追游早晚命巾车。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元代。徐贲。长淮浪平风暂息,万里云消楚天碧。东方月出海门宽,浩浩清河黯无色。楼船伐鼓顺下流,今夕何夕当中秋。金绳转影素华满,卸帆且作须臾留。夜深人家市声静,我独高吟众船听。思夺梁园席上才,气压南楼座中兴。百年此夜不多好,人世浮云何足道。虽有乡心自感伤,能无樽酒相倾倒。人间清景不可并,杯当暂辍歌亦停。翻思年年看月伴,如今落落如晨星。此怀此念谁能识,苕水东头静居客。为渠写作看月诗,西方拟附南飞翼。
九峰琴趣轩为赵性中赋。宋代。邓林。排闼芙蓉开朵朵,浮岚飞向窗前堕。窗下幽人澹世情,横琴静对山光坐。日长万虑俱消沉,当窗一曲太古音。潇湘云水鹤秋唳,风雨江湖龙夜吟。世间罕有钟期辈,此时意趣谁能会。流水高山犹有音,无弦更在琴之外。游心直到溟涬天,文王宣父俱在前。世外嚣尘无一点,惟见九峰青苒苒。
挽适石门姊七绝四首 其二。清代。张荣曾。冰肌玉骨艳于花,激烈偏甘白刃加。多少须眉谈气节,致身转愧女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