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祠古殿深,少室群峰碧。
行雨欲随车,望岩非化石。
常闻兰气蒸,谁奠椒香液。
寄谢洛川妃,淩波定何益。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三。宋代。梅尧臣。灵祠古殿深,少室群峰碧。行雨欲随车,望岩非化石。常闻兰气蒸,谁奠椒香液。寄谢洛川妃,淩波定何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刘端礼。宋代。王庭圭。槐花又是一番黄,天马飘飘不可缰。但得顷田耕负郭,肯将斗酒博西凉。
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唐代。齐己。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风流子 其二。五代。孙光宪。楼倚长衢欲暮,瞥见神仙伴侣。微傅粉,拢梳头,隐映画帘开处。无语,无绪,慢曳罗裙归去。
中元陪祀山陵有述。明代。李东阳。石径岩扉入杳冥,峰峦层复坐分屏。天遗剑鼎神灵宅,地识河山表里形。虎卫旌旗晨拥陛,龙宫灯火夜开扃。十年两度陪鹓侣,清庙歌成得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