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车马多,巷无蹄与辙。
如何二贤豪,侵晨顾衰苶。
喜言雨後凉,早暮脱炎热。
爱子屋室静,尘土都已绝。
不唯清耳目,亦精养愚拙。
江碑读头陁,沈赋赏雌霓。
固知世德高,学问冠时哲。
我惭於其间,荆华参蚁蛭。
然推鹏鷃分,自足不少别。
君归邀此吟,把笔强搜决。
江邻几沈文通二学士见过。宋代。梅尧臣。东城车马多,巷无蹄与辙。如何二贤豪,侵晨顾衰苶。喜言雨後凉,早暮脱炎热。爱子屋室静,尘土都已绝。不唯清耳目,亦精养愚拙。江碑读头陁,沈赋赏雌霓。固知世德高,学问冠时哲。我惭於其间,荆华参蚁蛭。然推鹏鷃分,自足不少别。君归邀此吟,把笔强搜决。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鹧鸪天。南北朝。王寂。千顷玻璃锦绣堆。弄妆人对影徘徊。香薰木麝芳姿瘦,酒晕朝霞笑脸开。娇倚扇,醉翻杯。莫随云雨下阳台。平生老子风流惯,消得冰魂入梦来。
谒南岳。宋代。李曾伯。来谒衡岳山,未穷衡岳境。爇香赤帝殿,恭祈国寿永。婆娑禹指山,仅窥虬龙影。分枝万派别,功与天地准。悦亭万竹间,倚丘甫俄顷。披云挹苍翠,俗虑须甦醒。王事属有程,山容看难尽。归来短篷底,梦断青松径。云开为韩子,雪霁朱张咏。必如三先生,人与此山称。我生等培塿,安敢乔岳并。好峰七十二,讵可一朝竟。男儿万里眼,长啸付一瞬。终朝摘星斗,寘身祝融顶。
过履道。宋代。韩淲。麦天气清润,涧道开午晴。箯舆度浮梁,我兴随所吟。书轩薝葡风,笑语亦挥觥。主人谓客何,归路付醉醒。
初至大梁题抚院壁。明代。蔡汝楠。祇役初纡览,兹方信巨藩。词人在梁苑,侠客近夷门。水势神河奠,花枝岳树繁。两京联络处,何以固中原。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宋代。杨万里。京口连沧观,洪都孺子亭。飞觞回落月,洒笔湿寒星。别去长离索,皈来遽杳冥。知公喜侬句,五字酹英灵。
坠马后柬萧文明给事长句并呈同游诸君子。明代。李东阳。我在黄门夜燕归,径驱健马疾若飞。马蹄翻空身堕地,岂独尘土沾人衣。徒行却叩黄门宅,主翁醉睡惊倒屐。东轩大床许借我,筋骨屈强眠不得。二郎拥臂下中庭,左曳右挈蹒跚行。西邻乞药走僮仆,东家贳酒来瓶罂。大郎慰问不停口,以手熨抑重复轻。黄门对床卧答语,独夜沉沉何限情。黄门朝回我起坐,南屏潘郎跨驴过。西台骢马随东曹,复有同官两寮佐。周郎哭子涕未干,闻疾赴予如拯堕。群嗟众唁增我忧,独喜南屏向予贺。忆当堕马城东阿,前有深渠后坡陀。置身隙地不盈丈,或有神鬼相袴诃。兹行未必不为福,对酒尽醉且复歌。诗成臂病不能写,黄门健笔如操戈。庭空客散日在户,夜踏肩舆代徐步。道逢东曹送我归,举袂却之犹返顾。入门强作欢笑声,实恐衰颜惊老父。闭门稳卧病经月,幸是闲官寡书簿。高吟朗讽犹舌存,欹坐仄书书屡误。故人入坐时起迎,拄杖徐行转愁仆。黄门父子时过问,爱我情多岂予助。平生骨肉欣戚同,世上悠悠几行路。宦途夷险似有数,堕马为君今两度。作诗病起谢黄门,各保千金向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