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晃微霞,孤村古路叉。
稻檐排冻雀,牛背落昏鸦。
行客犹贪路,归帆未到家。
交游书札断,寂寞过天涯。
日暮。宋代。庞谦孺。水底晃微霞,孤村古路叉。稻檐排冻雀,牛背落昏鸦。行客犹贪路,归帆未到家。交游书札断,寂寞过天涯。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庞谦孺。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高阳台 和嶰筠前辈韵。清代。林则徐。玉粟收馀,金丝种后,蕃行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题云间皎上人扃绿轩。宋代。张榘。丛竹傍幽亭,萧然一画屏。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灯青。雨叶供香润,风枝摇梦醒。却嫌千亩阔,浩渺绿难扃。
乞女行。近现代。陈仁德。巫溪城外雪茫茫,巫溪城内风凉凉。乙亥除夕寒气洌,谁向街头立彷徨。却是豆蔻一村女,鬓发散乱面无光。低头不语自垂泪,胸前纸牌三尺长。上有文字如蝌蚪,读来句句断人肠。村女本住磨围底,黔之东南名凯里。五星旗下红领巾,父耕母织乐无比。自幼立志勤读书,报国投身新世纪。山寨碧云映蓬窗,牧歌村笛常在耳。无端大难来匆匆,阿爹一夕暴病死。阿爹阿爹呼不应,绕棺二男一女子。男始小学女初中,从今而后当何以。阿娘泪尽饥肠辘,典罢衣被卖牛犊。夙兴夜寐苦难当,悄然远适去何速。阿娘阿娘心何忍,临行不留一粒谷。村女手抚两小弟,从此流浪路迢递。但逢城镇即暂留,街头垂首有如此。只求路人发慈悲,些许小钱维生计。待到凑足学费时,还将复学学科技。哀哉村女命何苦,凯里来此二千五。天寒地冻山水长,一路茫茫多风雨。岂知巫溪深峡中,山区亦多贫困户。况复仁爱久相违,世风日下心不古。来来往往但围观,谁肯为汝施几许。街头夜来人渐散,万家团圆吃年饭。一霎烟花满天红,爆竹声声震霄汉。不知此时风雪中,街头伶仃谁与伴。
虞美人(赵_·酌别灵山阁)。宋代。韩淲。送君报最登朝路。初整曹装处。又因杯酒见余情。凉雨灵山阁上、月初晴。醺然领客襟怀底。消处阑干倚。风流别乘我依归。清誉冰溪棠荫、绿漪漪。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唐代。权德舆。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赠无庵于道人六言一首。宋代。刘克庄。无尽空诸有,孤立何须同参。道人不置产业,寄孟家废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