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竹枝歌四首 其二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宋褧。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七夕感逝。唐代。宋务光。生代日何短,徂迁岁欲期。始闻春鸟思,溘见凉云滋。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嗟嗟瑟琴偶,一去无还时。晴壁看遗挂,虚檐想步綦。流芳行处歇,空色梦中疑。昔有秦嘉赠,今为潘岳诗。百忧人自老,玄发新成丝。
食鮰 其二。宋代。周紫芝。芦笋初生水绕村,河鲀旋煮荐清樽。十年不踏江南岸,杨柳飞花欲断魂。
岱谷西溪。清代。魏源。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倾崖宿苍阴,倒影地不及。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
金陵寓目。明代。郑学醇。岷峨西涌大江流,江北江南无限秋。宫阙万重佳丽地,五云长自护神州。
南征歌十二首 其四。明代。唐顺之。独承节钺控南州,亲宠由来冠列侯。昨夜轻寒生幕府,赐衣初着紫貂裘。
和王希范送摇先生之新建韵二首 其二。明代。曹义。京国欢初会,春风柰别何。晴洲芳草合,岐路落花多。酒尽金台月,帆经扬子波。匡庐遥在望,隐约几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