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猗兰之芳,煜煜其光。
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广琴操十首 其二 猗兰操。元代。朱右。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猗兰之芳,煜煜其光。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朱右。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蟾室诗为台州栖霞观道士作。明代。刘基。蟾是虾蟆精,谁令居月宫。凄其羁旅身,竟作蚀月虫。我心有灵丹,光与日月同。子能精鍊之,可发天地矇。照灼六合外,安事一室中。哀哉爬沙辈,局促栖樊笼。
兰州杂诗。清代。倪蜕。振袖上皋兰,烟生闾井寒。山深连大漠,河急折回滩。人苦风沙老,魂惊行路难。陇头呜咽水,恻恻泪双弹。
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宋代。陈舜俞。春分腊雪未全消,凛冽春寒气尚骄。摄事初忻迎社燕,寻芳因得过溪桥。清浮蚁酒醅初拨,暖入莺簧舌渐调。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翁仁山受恩归以诗相访因次其韵。宋代。刘子翚。寒阶响叶终日静,剥啄欣闻人叩关。一听清言风洒座,几回幽梦月沈山。遗珠未许留沧海,老骥终闻在六闲。献策明光岂无用,人心久矣厌多艰。
赠送从弟诗三首 其二。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