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
水调歌头·伯仲见伊吕。元代。李孝光。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李孝光。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蔡天逸以诗寄梅诗至梅不至。宋代。毛滂。应念萧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岭头春。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
丙寅记颜。宋代。刘克庄。颜发今如此,光阴更几何。不堪上麟阁,只合入鸡窠。足弱追花懒,瞳昏认字讹。一般差自慰,卷里警联多。
逢辰和陈茂才。明代。区元晋。每向羔羊诵昔诗,嘉君才敏售何时。文评锁闼应相轧,望出黉宫亦匪□。岂有燕台遗骏足,谩嗟廊庙种蔷薇。相思未了梅花约,倚遍茅斋雪后晖。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唐代。李嘉祐。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永叔别余入天台四绝送之江上 其二。明代。胡应麟。玉洞明霞树树催,青鸾先傍大罗回。春光满酌高堂上,拚取胡麻作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