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上人弱水颂

莱上人弱水颂朗读

岂无船筏奈君何,生怕无风水自波。碧海倒流三万里,手提明月上银河。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李孝光朗读
()

猜你喜欢

偃蹇岁寒姿,盘屈当虚棂。苍皮络紫藓,翠色摇青冥。

中藏六月雪,下伏千载苓。酷暑亦何畏,隆冬愈加青。

()

楔子

(末扮白敏中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试看金榜标名姓,养子如何不读书。小生姓白,双名敏中,乃白乐天之弟。本贯太原人也。五岁读书,七岁能文,九岁贯通六经。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但出诗一章,士庶递相传写,皆以为文才不在我兄乐天之下。先父是白参军,曾与晋公斐度,征讨淮西,战经百阵。不期被贼兵围困,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后来俺父亲金枪疮发,晋公亲来问病,对俺父亲道:\"万一不讳,有何遗嘱?\"俺父亲回言:\"别无所嘱,止有一子,是白敏中,年少勤学,愿相公量才提拔,某死而无憾矣\"。晋公泣下,对俺父亲道:\"愿将军调护金疮为意,此子但勿挂怀。倘有不讳,某有一女,小字小蛮,与你令嗣敏中为妻。就将官里所赐玉带一条,留与为信。\"不意父亲逝后,晋公亦辞世。某为家世相羁,一向不曾去的。我如今一来进取功名,二来吊孝,将着玉带就问亲事,走一遭去。(诗云)收拾琴书践路程,一鞭行色上西京。全凭玉带为媒证,锦片姻缘指日成。(下)(老旦扮裴夫人引院公上,云)老身姓韩,乃韩文公之姊也。夫主姓裴名度,官拜晋国公之职,不幸亡逝已过。俺先夫临危时,曾对老身说:\"昔日征讨淮西,不期被贼兵所困,多亏步将白参军,挺身赴战,杀退贼兵救我。后来白参军金疮举发,俺亲身探病,说是将军果如辞世,愿将小女小蛮,与令嗣为妻。就将官里所赐玉带为信。后因白敏中居丧,不曾成就。我今日又病得重了,我死之后,那孩儿必然奔丧。若不来呵,等的他服满。你便着人寻将那孩儿来,成合了这亲事者。人有大恩,不可不报。你若违背了我的遗言,死不瞑目。\"言毕而逝,后来不想白敏中,不曾来吊丧,也不通个信息。想必路途遥远,云山迢递。且慢慢的打听那孩儿在那里时,着人寻将他来,成合了这姻眷。老身止有这一女,年一十九岁,生的天资淑慎,沈重寡言,更兼智慧聪明,无书不览,无诗不读。更有一个家生女孩儿,小字樊素,年一十七岁,与小姐做伴读书。他好生的乖觉,但是他姐姐书中之意,未解呵他先解了,那更吟咏写染的都好,一番家使他王公大人家里道上覆去呵,那妮子并无一句俗语,都是文谈应对。内外的人,没一个不称赏他的。因此上都唤他做亻刍梅香。常记的这孩儿学言语时,舍弟韩退之,曾对老身言道:\"姐姐,那樊素神俊可爱,待他成人时,与您侄儿阿章做个媳妇儿罢。\"老身笑道:\"且等妮子长大着看。\"嗨!光阴好疾也。今日怎生不见那两个孩儿来讲书。

()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

寒窗夜将艾,一点映萧萧。燄向鸡声短,花随蝶梦凋。

何须惜馀照,且喜近清朝。老婢不知此,荆钗屡屡挑。

()

五指冠国琛,一笔帜文苑。矫矫中书君,不产中山产琼管。

黑云堆墨醮峰端,横写南天万行满。东亭且莫梦如椽,丹纸黄麻好细传。

()

万里炎荒万里身,销魂何事别离频。光尊寺里桃应笑,回首东风九度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