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工夫,乾宫立鼎,坤位安炉。这火候幽微,元无作用,抽添进退,不费枝梧。阴往阳来,云行雨施,主宰机缄总在渠。心安定,那虚灵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这命本、成全太极图。向圈圈外,圆光迸出,存存存里,独见真如。一气归根,六门三用,到此全凭德行扶。混尘世,且藏锋锉锐,了事凡夫。
沁园春 赠吴居士丹旨。元代。李道纯。向上工夫,乾宫立鼎,坤位安炉。这火候幽微,元无作用,抽添进退,不费枝梧。阴往阳来,云行雨施,主宰机缄总在渠。心安定,那虚灵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这命本、成全太极图。向圈圈外,圆光迸出,存存存里,独见真如。一气归根,六门三用,到此全凭德行扶。混尘世,且藏锋锉锐,了事凡夫。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李道纯。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日迟风软花香,因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醿开後,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
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水龙吟·日迟风软花香。宋代。张绍文。日迟风软花香,因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醿开後,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途中怀大兄。明代。袁宏道。十宵九入梦,明明知已逝。识得中阴来,未审寄何位。前者四月初,恍忽上忉利。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戏。伸纸与我读,奇文千馀字。梦中了了知,醒后都不记。曾闻释子言,天乐稍浓腻。若非道种深,未免天色醉。记兄初生时,大姑兆奇瑞。丽人跃空飞,姑也承以袂。苦旅思乐宅,返促亦何异。但恐冶心多,减却道人气。少日念欢场,鸣泉奔渴骥。一卧三年茵,肌消如寒猬。从兹稍谭仙,习静学观鼻。朝坐一丝香,暮禅半幅被。閤门杜色声,精神转强锐。蒙庄不去手,卓有出尘志。几年客金马,渐识宗门事。乞差既里还,刻苦相摩砺。旦寻复昏披,研惟空有谛。有如群婴儿,搩手量鹏翅。突闻物格言,石火掣飞燧。惑魔虽暂歼,狂使方为厉。挈疑过龙湖,息求而得刺。一自直东华,先鸡每戒睡。日夜抱一编,形神俱焦瘁。眼涩如有沙,舌乾无厚味。国本既艰危,臣也难为退。余时官闲局,弟也负书至。每当聚首时,言必穷幽邃。毒语攻沉疴,当机无回避。俱悟昔时非,驰马歇狂辔。净侣偕数人,结期向北寺。下直即停车,六时声如沸。合掌化如来,白毫与青髻。东林十八贤,高举标奇致。披此尘劳衣,缚人如鸟罻。便欲脱簪绂,指彼青山誓。或假或休沐,次第作
乙卯元旦。明代。文徵明。沧溟日日羽书传,华发萧萧节叙迁。时不可追空逝水,老今如此况烽烟。漫抛旧历开新历,却到衰年忆少年。潦倒不妨诗笔在,晓窗和墨写新篇。
春日山行。宋代。王庭圭。缓鞚青丝马不嘶,春山草长静柴扉。迸林新笋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飞。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云藏远岫茶烟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次韵姑溪兴国寺晚眺。宋代。周紫芝。禅房花木有残红,此地还因曲径通。竹影看摇金琐碎,风铃解语玉丁东。人来白鸟横空处,山在先生倚杖中。绝唱未酬才已尽,夜灯搔首鬓如蓬。
舟中闻春禽寄江阴包鹤洲。明代。杨基。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嘤嘤呼春晴,呖呖报春晓。娇吟与柔哢,圆滑斗新巧。知君在山中,乐此长不少。疏篱密竹外,深涧绿树表。青鞋踏花影,信步听未了。归去闻筝声,应怪银甲小。我来行一月,风雨春江渺。今朝豁晴霁,孤琴破幽悄。铿如女娲笙,忽作余音袅。平生黄钟耳,直欲辨分杪。万事付松风,翛然坐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