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遭锋镝半逃生,一处烽烟处处惊。听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九。明代。归有光。半遭锋镝半逃生,一处烽烟处处惊。听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唐代。刘长卿。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三。宋代。黄裳。乐缘仁智两相宜,好是斜阳未可归。倒影沉沉长自在,谩怀今古叹人非。
夏日三首。宋代。张耒。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鑴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琴志楼雨中酬伯严大兄送别之作。清代。罗运崃。昔下海濆观海水,云霞楼阙伏还起。龙蛇蝼蚁幻两眸,我欲赴之虚一苇。客帆秋挂武昌风,对君清尊语奇傀。君言怪物海外多,亿变终安一心是。飘风荡洋云翱翔,扁舟更入沧波里。肝胆相携歧楚越,是非欲齐殊彼此。我思归求问端倪,诸臣招我匡山趾。短筇始作寻常游,孤襟渐觑山川䏿。五老峥嵘高向天,千岩万壑一脉倚。可否孤根据地灵,安得使股如使指。山形罗立百涧流,亦于骈枝无捂抵。琴楼十日空氛喧,静悦君言饮我旨。西山归路朝暾红,宿草荒藤为君毁。先人埏墓久累累,嗟余早孤心失掎。奇篇语澹情吐吞,一读一泪悲无止。真悲不生欢不萌,悲欢倚伏岂世以。碧空雨合云冥冥,寒泉石横波瀰瀰。意含欲诉叹辞费,翻作长歌入君耳。
夜话赠应新永正两棣 甲寅。清代。朱庸斋。吾曹出处关兴替,夺席还须仗尔才。下笔要存千载念,高林岂是十年栽。主奴今日应能辨,流派干时竟孰开。若向南天论绝业,不教间气委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