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发幻思,十里金沙变。白波荡琳球,云灿复霞溅。
头头螺甲青,点点妖唇茜。殷殷玛瑙云,丝丝交背面。
风沙谁刻画,霜雪几陶炼。暴精万馀年,今始叹光绚。
乡人陋莫知,骚客远难见。付之蛮贾儿,凿火激流电。
辟如倾国人,埋没在乡县。灵壁与将乐,下质得高荐。
荔枝未登科,百果争娇艳。开卷读云林,续作石潭传。
游石洲。明代。袁宏道。江神发幻思,十里金沙变。白波荡琳球,云灿复霞溅。头头螺甲青,点点妖唇茜。殷殷玛瑙云,丝丝交背面。风沙谁刻画,霜雪几陶炼。暴精万馀年,今始叹光绚。乡人陋莫知,骚客远难见。付之蛮贾儿,凿火激流电。辟如倾国人,埋没在乡县。灵壁与将乐,下质得高荐。荔枝未登科,百果争娇艳。开卷读云林,续作石潭传。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二月初一日雪中作。清代。郑孝胥。惊蛰昨已过,草根青欲活。北风忽一怒,作此漫天雪。散花塞空际,著地亦不灭。松竹各离披,残梅亦妍绝。楼窗明耀眼,终夜疑月出。冻云压曙光,日气为之夺。密林如蘸粉,淡墨妙新泼。庭除止勿扫,独赏留皓洁。寒雀何毰毸,聚语俄惊瞥。欲为体物语,盐絮孰工拙?不须效白战,谁可假寸铁?
潇湘楼杂忆 其四。清代。孙原湘。碧瓯亲自捣云浆,暗度华池玉液香。口口愿郎都吸尽,莫留点滴与人尝。
杂曲歌辞·少年行。唐代。韩翃。千点斓斑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骏。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月子河午泊。明代。唐文凤。河口初停楫,江心又挂帆。水光摇去旆,雨气袭征衫。薄俗空腾谤,清朝肯畏谗。神祠千古壮,高倚石崭岩。
锦。唐代。李峤。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