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
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
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
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
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
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
舟中望黄山。明代。袁宏道。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点绛唇·玉树芝兰。宋代。廖行之。玉树芝兰,冰清况有闺房秀。画堂如昼。相对倾醇酎。合卺同牢,二姓欢佳耦。凭谁手。鬓丝同纽。共祝齐眉寿。
陈山观海歌。清代。张凤。冈峦一带明残阳,林花掩映春风香。笋舆得得忘路长,九峰遥障波汪洋。陈山屼峍临中央,振衣直上登高冈。海天渺渺云水黄,陡然突起涛头狂。海风吹水势莫当,凭空壁立千丈强。冯夷击鼓角龙翔,银楼十二随飞扬。仰观俯瞩何茫茫,须臾捧出玻璃光。白波万顷摇扶桑,蜃楼鲛室争辉煌。潮平忽见遥山苍,数峰若与船低昂。吁嗟乎!潮汐往来那可测,安得假我凌风翼,飞向瀛洲问消息。
曾逢原挽词 其二。宋代。沈与求。惊闻义骨殒狐狸,怅失中朝一吏师。广汉威名由擿伏,宽饶直气不容欺。丹心共愤时多难,白首相期论少卑。满眼西风空溅泪,何心忍读蔡邕碑。
秋夜。近现代。冯振。壮志逢秋若有违,登楼极目倍歔欷。数声砧杵催寒早,一夜乡魂逐月飞。木落雁南无信到,天长波软有船归。丈夫终断思家念,不画凌烟合采薇。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宋代。曹勋。老驹虽病气犹雄,垂耳应怜一尾风。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尘绝足许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