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骑马出南陌,陌上桃花迷马色。梦逐游丝看春日,一夜东风杏花白。
欲归不归思故乡,燕女缓带双鸳鸯。明朝别辔向何处,旭日晴烟洛阳路。
洛阳路。元代。李裕。刘郎骑马出南陌,陌上桃花迷马色。梦逐游丝看春日,一夜东风杏花白。欲归不归思故乡,燕女缓带双鸳鸯。明朝别辔向何处,旭日晴烟洛阳路。
(1294—1338)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李裕。(1294—1338)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望江南 其二。清代。王士禄。苏门好,何日得巾车。安乐有窝销白日,啸台无恙卧青霞。微咏帽檐斜。
和夜读离骚。宋代。赵希逢。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掩卷和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
集古 醉眠。金朝。李俊民。糁径杨花铺白毡,日西铺在古苔边。满山明月东风夜,留与游人一醉眠。
寓斋即事。清代。葛金烺。避地得幽憩,闭门风雨寒。如何天宇窄,不抵酒杯宽。四海正多难,孤怀殊鲜欢。随身几点泪,未敢向人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