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波为墨笔为坟,争似卿家老右军。我是汉朝金日磾,粗毫焉可试罗文。
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割而为三一以寄乃兄平倩其二遗余及小修弟 其三。明代。袁宏道。池波为墨笔为坟,争似卿家老右军。我是汉朝金日磾,粗毫焉可试罗文。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八。宋代。陆游。归耕无袯襫,出战无兜鍪。已失西畴春,空怀北平秋。提携一束书,蹭蹬至白头。釜中有轑饭,一饱吾何求。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明代。唐顺之。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偶成二诗 其二。宋代。虞俦。今夕知何夕,吾年且暮年。劳生斫桂斧,游宦逆风船。幸不愁婚嫁,何须问计然。男儿有门户,温饱故随缘。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明代。吴士珽。应嫌兵食犯民秋,自裹乾糇系马头。寇遁人还烟灶畔,饥童争拾异乡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