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菌羡蟪蛄,既为物所诮。众庶慕长生,道宁不窃笑。
仙视人则长,道校仙则夭。长短埋归尽,计量抑何小。
千秋万岁后,人事殊可晓。无非霜露代,及以日月杲。
天如覆口铛,民若浮根草。礼法厮牵缠,干戈叠搅扰。
百年犹恨多,矧歌不衰老。所以过量人,希心无上道。
不贪绝粒方,唯贵虚无宝。外身而身存,此是长寿考。
大游仙诗。明代。袁宏道。朝菌羡蟪蛄,既为物所诮。众庶慕长生,道宁不窃笑。仙视人则长,道校仙则夭。长短埋归尽,计量抑何小。千秋万岁后,人事殊可晓。无非霜露代,及以日月杲。天如覆口铛,民若浮根草。礼法厮牵缠,干戈叠搅扰。百年犹恨多,矧歌不衰老。所以过量人,希心无上道。不贪绝粒方,唯贵虚无宝。外身而身存,此是长寿考。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七夕二首 其一。清代。张鹏翮。鹊桥仙佩夜珊珊,月挂高楼烛影残。牛女渡时风浪静,无情银汉水空寒。
宿酲未消,起视窗外,髡木经风,寒鸟呼人,黄叶满地。两汉。刘雄。一年萧瑟到今晨,得托浮身胜薄云。莫笑书生百无用,杯中事业正加勋。
鹧鸪天 赠王敬之御史耿伯玉台掾。元代。魏初。去岁新秋别凤城。今年春早会秦京。人生离合知无定,空里相逢重有情。花淡淡,柳青青。半风半雨若为平。清明得暇还相觅,醉倒沙头碧玉
老甚自咏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羡生常笑古人痴,俯仰那知迫耄期。镜里鬓无添白处,尊前颜有暂丹时。客瞋终岁常称疾,儿讶经旬懒赋诗。枉却愁过强健日,身闲何往不熙熙。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宋代。王炎。岚光野色共扶舆,见说壶天气象殊。叠巘吞云圭角露,寒泉触石篆文纡。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何日青鞋亲扣历,细评佳致染权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