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自友朋恩,知深谢不言。无衣度霜雪,多难际乾坤。
泥重芒鞋涩,云浓湿帽昏。更愁从此去,托足向何门。
寒甚下山访病儿存没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语哀我无衣授之以絮归山有咏志感也。明代。王夫之。应自友朋恩,知深谢不言。无衣度霜雪,多难际乾坤。泥重芒鞋涩,云浓湿帽昏。更愁从此去,托足向何门。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独游。唐代。王昌龄。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念奴娇·今美人足1912。清代。况周颐。踏花行遍,任匆匆、不愁香径苔滑。六寸圆肤天然秀,稳称身材玉立。袜不生尘,版还参玉,二妙兼香洁。平头软绣,凤翘无此宁贴。花外来上鞦韆,那须推送,曳起湘裙摺。试昉鞋杯传绮席,小户料应愁绝。弟一销魂,温存鸳被底,柔如无骨。同偕谶好,向郎乞借吟舄。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宋代。陆游。斋戒叩头牋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枯蓬於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寐思东蒙;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丘首。杜郎苦瘦帽擫耳,程子久贫衣露肘。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後生。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送客还吴二首 其二。明代。陶益。仆御促离筵,情殷添酒钱。春来人最可,此去事堪传。善画凌摩诘,能诗逼惠连。相思难尽处,江月夜窗悬。
送张肖甫之官滑县。明代。梁有誉。相送滑城去,人欢得茂先。艰危希令宰,经略赖时贤。地势九河会,风光三辅连。丁男方筑塞,甲士欲防边。土俗嗟劳止,登临几慨然。听莺到花县,驻马问桑田。遥拂冲星剑,閒挥流水弦。君才堪制锦,吾意谩思玄。倚玉惭多拙,投珠贵自全。鹪鹩应有赋,鸿雁早须传。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宋代。晁补之。唐来木兰寺,遗迹今未灭。僧钟嘲饭后,语出饥客舌。今公食方丈,玉茗摅噫噎。当年卧江湖,不泣逐臣玦。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轻尘散罗曲,乱乳发瓯雪。佳辰杂兰艾,共吊楚累洁。老谦三昧手,心得非口诀。谁知此间妙,我欲希超绝。持誇淮北士,汤饼供朝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