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饥篾用千寻竹,补衲毛看一寸龟。无处扪天求口耳,有时向佛索须眉。
寸丝脱尽云为茧,叠浪横行水有皮。幸剪丰干如鸲鹆,闾邱无路得相知。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四十一。明代。王夫之。缚饥篾用千寻竹,补衲毛看一寸龟。无处扪天求口耳,有时向佛索须眉。寸丝脱尽云为茧,叠浪横行水有皮。幸剪丰干如鸲鹆,闾邱无路得相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仙鸡诗。金朝。元德明。老雄健斗夸擅场,韩郎抱归神色扬。岂知黠儿出徼倖,毒手一发不得妨。毳毛散洒尚可养,利嘴一哆何由张。青囊道人何许来,自言救药吾有方。垂髯噀水濯残血,半喙随手生新黄。筠笼半开闻腷膊,草冠已往徒惊忙。神仙世有宁虚荒,惜哉诡激不可量。世人鸷勇天且劓,况于物也资强梁。敷荣枯蘖变金石,未若与世针膏肓。何须变化示狡狯,知君办作淮南王。蓬莱东望云茫茫,爱而不见心为狂。刀圭不愿换凡骨,且欲共醉无何乡。
满庭芳 酒帘。清代。熊象慧。楼角斜飘,檐牙半露,几番卷起炊烟。有时风静,端正一竿悬。比似曲车更甚,遥望处、无那情牵。行沽去,何须借问,亚树夕阳偏。堪怜。最好是、杏花开候,春暖江天。傍水村山郭,做弄清妍。招引踏青人至,同认取、孤影翩翩。只休教,朦胧醉眼,错认燕飞前。
挽章君巩瓯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昔年负笈喜同门,先后抡元感郡尊。窃愧樗材随大雅,最伤墨稼剩文孙。心传北海师承正,手泽东山续选存。玉友金昆重聚首,江干诗史细评论。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宋代。李处权。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野桥融泄柳絮合,石岸惨怆鸣鶢鶋。乘龙有期弗获饯,数椽政葺渊明庐。旅愁冥思莫排遣,离恨挂臆难扫除。况当春晚气暄淑,著体欲醉甘醴如。修程所嘱盖养摄,礼毕早办双飞舆。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稔知贤舅继家学,子如从之师有馀。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送天台李令庭芝。宋代。梅尧臣。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